一、忌隻求稀珍食品,不少人有一種誤解,認爲隻有上了稀珍食品才能稱得上盛宴。因此往往以稀珍食品而擺闊顯貴,殊不知從營養學觀點來看,多數稀珍的東西,并非是營養珍品,有些食品價格昂貴而營養價值并不高,宴席的好壞應以營養、衛生、味美、實惠爲标準,忌求稀珍爲好。
二、忌重葷輕素。有些宴會往往是葷菜占了絕對優勢,須知這種筵席上的食物,它提供的脂肪、蛋白質超過就宴人員實際需要的許多倍,而維生素供給量則不夠,這就違背了營養學中的平衡膳食的原則。這些葷宴,胃口好的人就難免大吃大喝,而胃口差的人,吃不了幾口就膩了。如果常遇到這種盛宴,往往因營養過剩或營養不平衡而得“宴會病”,造成消化不良,食欲減退,宴而難食,損害身體健康。
三、忌暴飲暴食。宴會上的佳肴可口誘人,對于偶然參宴者來說,如不控制,往往暴食豪飲,吃得猛而過量,這就要加重腸胃負擔,還易引起急性腸胃炎、胰腺炎、胃擴張等疾病,輕則要手術治療,重則危及生命。如患有心髒病者,一旦吃得過飽,勢必增加心髒負擔,也有導緻心跳驟停的危險。因此,在宴會上切忌暴食豪飲,要有節制,适可而止。
四、忌硬性勸酒。在宴會上免不了朋友間互相勸酒,也有些人爲了表示自己盛情,更是對親友、同志進行硬性勸酒,非讓客人多飲不可,更有甚者,直至把客人灌醉方肯罷休,這種勸酒方法,大有損于健康。因爲适量的酒對身體是有益處的,一旦過量就會影響身體;飲酒也因人而異,有的患有某些疾病者是不能飲酒的,因此每人都要根據自己身體條件與習慣,适量飲酒爲好,切忌因種種原因而過量飲用。此外,飲酒速度也忌過快、過急,否則容易醉倒。每一次醉酒都是一種急性酒精中毒,勢必傷肝、傷胃、傷腦,嚴重的會出現嘔血、急性腎髒病、癫痫、胰腺炎、腦溢血等危險症狀。據研究,當每 100 毫升血液中酒精濃度超過 400~500 毫克時,就會危及生命,導緻死亡。
五、忌帶病入席。目前我們宴會仍是沿襲傳統的方式,圍桌而食,衆人同吃一盤或一湯,參宴者如身患流感、肝炎、肺結核、痢疾、流腦與出血熱等傳染病,極易通過筷子、湯匙的唾液傳染給他人,這就使宴會成了傳染病菌的途徑。因此,凡身患疾病者,特别是某些傳染病者,切忌帶病入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