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過量食海帶

         海帶中的含碘量很多,它是預防與治療缺碘性的甲狀腺腫大症的佳品。據分析,海帶中還含有結構特殊的氨基酸,具有降血壓的功效;海帶中的褐藻膠有着幫助預防與治療動脈硬化的作用;海帶中有着較豐富的甘露酸,對治療腎功能衰竭、腦水腫、乙型腦炎、急性青光眼也有一定療效。近年來還發現海帶對慢性支氣管炎、結核病、病毒流感以緻乳腺癌、白血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海帶被人們譽爲“健美食品”、“長春菜”。

據科學家測定,海帶堿度大,幾乎成了堿性食品之王。人體内酸與堿失去平衡時,就會導緻疾病的發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攝取的食物,酸性的要比堿性的爲多,諸如雞肉、牛肉、蛋黃、金槍魚、大馬哈魚等,均屬酸性度很大的食物;甚至像花生、豌豆之類的植物也屬酸性度的,如果經常吃這些食物,就容易使血液成酸性,導緻酸中毒。因此,海帶便成爲最好的調節酸性度的食品。

海帶價廉物美,既可補充蔬菜的不足,又可調劑口味,是難得的食療佳品。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海帶熱”方興未艾據報導日本食用海帶量每人每天平均爲 4~7 克,有的甚至達食物的 25%,除了作菜肴外,甚至摻人米面中做成海帶糕、海帶面包、海帶面條;在調味品中還有海帶松、海帶醬、海帶糖,乃至甜餅、果凍、色拉中都摻入海帶,可見海帶的價值了。

但是,海帶也不可多吃,如果食用海帶時間較長,攝取的碘量較大,使機體含碘過多,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在我國大陸沿海及台灣等地區的居民,每人每年海帶食用量在 20~25 公斤,而高碘性甲狀腺腫大的病例,也是常有發生。對已患有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的病人,如食用海帶量過大,反會導緻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會出現心跳氣短、脾氣暴躁、手腳震顫、眼球突出等症狀,在醫學上稱爲“碘甲亢”,嚴重的還會誘發甲狀腺癌。

人體對碘的需求量究竟是多少?一般來說,成人一天需 100 微克,不能低于 70 微克;青少年每天需 160 至 200 微克。每公斤海帶中含碘量達 2400 徽克。此外,其他如發菜、紫菜、海蜇、蚶蛤等海産品中也均含有較高的碘。因此,需要補充碘的食物,也要适量,不是愈多愈好。
忌過量食海帶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