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攝入過多的鹽

         鹽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調料,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它可以調節體内酸堿平衡,維持體液滲透壓及肌肉的正常興奮性,保持細胞通透性;它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活化唾液中的澱粉酶并促進唾液分泌。一般來說正常的健康人不會缺食鹽,隻有在炎熱的夏天或在高溫下工作與劇烈運動後,由于大量出汗,體内的鈉随汗水排出體外,才容易缺乏鈉,須及時補允食鹽,以增加體内的鈉離子,防止因此産生缺鈉而引起的疲倦、暈眩、惡心、無力、食欲減退、心律加快、血壓下降等症狀。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食鹽過多攝入人體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食鹽中主要成分是鈉,它是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主要誘因。專家們對一些長壽地區與長壽老人的食譜調查發現:他們都有低鹽飲食的好習慣,我國北方地區用鹽量一般較南方地區高,因而患高血壓病者,也多于南方。

不少腎髒病患者與平時攝人過多的食鹽也有密切關系,這是由于血液中鈉離子含量增高後,加重了腎髒的負擔。

按科學測定,一個人每天鹽的攝入量隻需 0.5~1 克就可以正常生活。體力勞動者,由于出汗多,可以稍多吃些,一般最高每天不得超過 5 克爲好。爲了減少食鹽的攝入,最好攝以天然食物爲主,盡量減少或避免用鹽或醬油腋漬過的食物(如鹹蛋、鹹菜等含鈉量高的食物)。此外,要吃好的鹽、低鈉的鹽(如無鈉食鹽、食療鹽等),精鹽經過加工後,清除了原鹽中含有泥、沙雜質,減少了污染,更加清潔衛生。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的腎髒未充分發育,缺乏排除血液中含量過多的鈉離子的能力,平時讓嬰兒食進過多的鹽,勢必造成嬰兒腎髒的過重負擔,出現肌肉無力、怠倦、嗜睡。食物中鹽分過多使體内鉀離子從尿液中排出,還會造成缺鉀現象,産生心律失常與代謝性堿中毒,而有些家長常用成年人的口味來調制兒童食品,這是使兒童每天攝入過量食鹽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要讓兒童的食物少放些鹽,宜淡不宜鹹,以免影響兒童健康。
忌攝入過多的鹽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