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營養十分豐富,幾乎所有酸性的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 C、A、B。諸如常見的桔子、蘋果、香蕉、梨、桃、菠蘿、梅、杏、李、葡萄、檸檬、棗、柿等,這些水果中鈣、磷、鐵、碘等礦物質與多種氨基酸等成分也不少。人體如缺少這些維生素與礦物質,就會對健康帶來影響,特别是維生素 C 在水果中的含量遠比蔬菜爲高,蔬菜在清洗、切碎、加熱過程中,維生素 C 還會損失很多,而水果就沒有這些損失。缺少維生素 C,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會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脆性會增加,還容易得壞血症與骨質疏松,使骨變得松脆,易出現骨折。維生素 C 缺乏還會使傷口難以愈合。此外,水果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如西瓜能清肺、利尿,梨可治咳嗽,紅棗能補血,香蕉可通便等。
吃水果也要講究科學:一、忌水果連皮吃。因爲水果的果皮上有着類黃酮的化學物質,當人體攝入後經細菌分解會轉化爲二羟甲酸及阿魏酸,它具有很強的抑制甲狀腺功能的作用,便會使人體出現甲狀腺腫(即“大頸泡”)。因此吃水果時應先削去果皮。
二、忌空腹吃水果。一般水果都會刺激消化液分泌,促進大腸蠕動,故宜飯後吃水果。
三、忌過多吃水果。水果營養豐富,也不是吃得愈多愈好,有的水果吃多了會使體内酸堿失去平衡,以緻中毒。如李子、杏子、梅子、紅果等含有金雞鈉酸、安息香酸和草酸,這些酸在人體内難被完全氧化掉,這就造成體内酸堿失去平衡以至中毒,特别是兒童,更不能多吃。
四、忌食用不當引起水果病:這裏列舉菠蘿、桔子、荔枝、柿子、蘋果等引發的病症。
1.菠蘿過敏。菠蘿中有一種菠蘿蛋白酶的過敏物質,有些對這物質過敏的人食用後發生腹痛、惡心、嘔吐、皮膚搔癢、潮紅等中毒症狀,嚴重時發生尊麻疹與過敏性休克。因此吃菠蘿忌空腹食用且不可暴食。
2.桔子病。桔子中有着大量的葉紅素,吃多了易引起皮膚上的黃色素沉着,醫學上稱爲“葉紅素皮膚病”,它會破壞機體皮膚的屏障功能。
3.蘋果病。蘋果中含有腐蝕性較強的發酵糖,它會損害牙齒、導緻齲齒的發生,不宜過多食用。
4.荔枝病。多吃荔枝會引起外原性低血糖症,出現心慌、乏力、頭暈、抽搐等症狀,嚴重者如不及時搶救,會緻死亡。
5.柿子病。患有胃腸疾病者吃柿子會引起腹痛、腹瀉、惡心、反酸等病症,應引爲注意,一般患有胃腸疾者少食或忌食柿子。空腹食柿子後,柿子中的“酸酚”與胃酸結合,容易形成胃結石症,而在進食後,柿子、胃酸均與其它食物混合在一起則不易形成大結石,因此不宜空腹食柿子,尤其是大量的柿子。
6.甘蔗中毒。黴變的甘蔗中有叫硝基丙酸的毒素,誤食後會因此中毒,出現惡心、頭痛,腹瀉、眩暈等症狀,嚴重者還會抽風、昏迷、腦水腫、呼吸衰竭。因此,吃甘蔗時,一定要挑選有光澤、硬度高、節部與皮層不變色,斷面沒有白色絮狀的絨毛者。如結構疏松,表面發黴,并有酸黴味,酒精味的便是黴變甘蔗,不宜食用。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