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的好處與禁忌

         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美好的飲料,有着較高的營養與醫療預防價值,對維護人體健康有着積極意義,中國有句俗語:“甯可一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

飲茶有許多好處:茶可明目清心。這是因爲茶葉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能使眼視網膜中杆狀細胞的視紫紅質再生,有維持視力正常的功能,并對防治白内障也有一定效果,茶可抗老防衰,這是因爲茶葉中含有維生素 E 與多種氨基酸等化學成分,維生素 E 有抗不育與衰老作用,氨基酸有促進毛發生長,防貧血與早衰功效,并對高血壓、中風、失眠有抑制與治療作用。茶可提神解暑,因茶中有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達到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此外,茶還合有鉀,它是細胞内主要的陽離子,暑天酷熱,大量出汗,體内的鉀随着汗液大量消失,喝茶正可補充體内的鉀,以維持平衡。茶可補血利尿,這是因爲茶中有豐富的鐵與維生素 C,鐵可補皿,維生素 C 可防治壞血病,增強抗感染能力,茶的利尿作用主要是由于茶中有咖啡堿與茶堿共同作用的結果。茶可防輻射,茶中含茶多酚與脂多糖,均具有抗輻射的效應,它能使某些放射性元素不被吸收而排出體外.故一些學者把茶稱爲“原子時代的高級飲料”。此外,茶葉還能應急治療中毒、菌痢、急性腸炎、膽絞痛等疾病。如急性腸炎用濃茶一杯飲服;中毒(誤服鋁、銀、鉛、鋅、鑽、銅等金屬或奎甯、洋地黃等),飲一杯濃茶可使茶葉中的鞣酸與毒物結合沉澱,延遲毒物的吸收,以利搶救。傳說乾隆皇帝晚年嗜茶如命,在他退位時,一位老臣惋惜他說:“國不可一日無君。”皇帝聽了哈哈大笑,用手撫摸胸前白須說:“君不可一日無茶!”他做了六十年皇帝,退位後就到設有飲茶亭的禦茶園中悠閑品茶,安度晚年,活到八十八歲高齡。

在民間,對如何飲茶、用茶,流行有這樣的口訣:“燙茶傷人,姜茶治痢,糖茶和胃,飯後茶消食,午茶助精神,晚茶導不眠,空心茶令人心慌,隔夜茶傷脾胃,過量茶使人消瘦,淡溫茶清香養人。”

可見,茶有好處也有禁忌,據科學實驗證明,茶的禁忌也不少:
一、忌飲茶過度。這是因爲茶葉裏有咖啡因,過度飲茶會引起焦急、煩燥、心悸、不安等症,從而産生失眠;還會抑制胃腸,妨礙消化,降低食欲。因此要注意飲茶适量。
二、忌飲濃茶。茶水一般在人體内能滞留 3 小時左右,而濃茶滞留時間則更長,這樣茶堿在人體内積聚過多,緻使神經功能失調。由于茶葉中鞣酸的作用,可使腸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發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 5~10克,分二次泡飲爲宜。
三、忌飲久泡茶水。飲茶要現泡現飲,這樣效果最佳,如泡時過久,就會失去茶香,使茶中維生素 C、維生素 B 遭受破壞。此外,久泡茶葉其中咖啡因會積聚過多,鞣酸大大增加,會産生刺激作用,特别是患有痛風、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者,更應忌飲久泡的茶水。
四、忌空腹飲茶。古人有說:“早時一杯茶,勝似強盜人窮家(一無所得)。”“飯後一杯茶,閑了醫藥家。”意即早晨空腹不宜飲茶,因爲空腹飲茶,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礙消化,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易引起胃粘膜炎症。
五、忌飲隔夜茶。茶水放久了,不僅會失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易發馊變質,甚至生黴。茶水中的鞣酸還會成爲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易傷脾胃引起炎症。
六、忌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如用茶水服藥,鞣酸同藥物中的蛋白質、生物堿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産生沉澱,勢必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茶葉是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凡服鎮靜、安神、催眠等藥物以及服用含鐵補血藥、酶制劑藥、含蛋自質藥物時,均不宜用茶水送服。
七、忌飲頭遍茶。講究喝茶的人,都不喝或少喝頭遍茶,這是因爲一方面出于色香的考慮,爲了取其精華,另一方面是爲了少喝迸些黴菌。因爲茶葉在生産、包裝、運輸、存放過程中。極易受黴菌污染,尤其在不提倡用滾水泡茶,以求盡可能多地保存維生素 C 與其它營養成分的時侯,黴菌是殺不盡的。因此盡量不飲頭遍茶,把浮在茶面的茶水倒掉,更爲安全。
八、忌睡前飲茶。睡前兩小時,最好不飲茶。否則會使精神過于興奮而影響入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飲茶,易心慌不安、多尿,更會影響睡眠。如因飲茶引起失眠,即使服用安眠藥,也是無濟于事的。
九、忌發燒時飲茶。有些發燒的病人卻仍照常喝茶,甚至濃茶,這樣不但不能降低體溫,還會導緻體溫增高,因爲茶葉中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還會使降溫藥物的作用消失或大爲減少。
十、孕婦忌多喝茶。孕婦在懷孕期間攝入多種營養素,除去供應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外,還要供給孕婦體内的胎兒。在這時如果喝茶過多,茶中的“單甯”的物質就會在胃腸道中與孕婦食用的其它食物中的鐵元素結合成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複合物。這樣,除會導緻孕婦缺鐵性貧血,也将給孕育中的胎兒造成先天性缺鐵的遺患,使誕生後的嬰兒也患有缺鐵性貧血。
飲茶的好處與禁忌


Post a Comment

較新的 較舊